“吃播”劇《孤獨的美食家》第八季迴歸,意外成為“五一”假期最火熱劇
美食探索
《孤獨的美食家》第八季
《我是餘歡水》完結已久,“失敗中年男”引發的社會話題也日漸消停;“胡八一”和大家雲南重聚,尚需時日;《清平樂》過於平淡,讓觀眾吐槽層出不窮……受疫情影響,今年“五一”大家出門的熱情減退了很多,宅家追劇卻又遇上了不大不小的“劇荒”。就在此時,一部日劇成了大夥眼中的“香餑餑”:前七季就已收穫大量粉絲的“吃播”劇《孤獨的美食家》第八季終於有了正版中文資源。
“那個看他吃飯就覺得幸福的中年男人又回來了!”“每一樣都想吃。”“不行了,明天就要去茶餐廳點鮮蝦雲吞麵!”……光看觀眾們的評論,就能感受到大家在螢幕另一端狂吞口水的模樣。
“簡單粗暴”也能行走江湖

主角井之頭五郎在劇中是各種“吃”
相比更多關注食客背後人生故事的同型別美食日劇《深夜食堂》,粉絲量同樣巨大的《孤獨美食家》系列,在風格上完全可以用“簡單粗暴”四個字來形容。作為電視劇,它除了展現唯一主角井之頭五郎的各種“吃”,幾乎沒有其他任何情節可言。
在中國粉絲們看來,直到近年“抖音”火了之後,才終於為《孤獨的美食家》找到了定位:吃播。有中國網友甚至笑稱:“五郎叔(井之頭五郎)應該就是最早的‘吃播’播主(《孤獨的美食家》開播於2012年)。”
進入第八季的《孤獨的美食家》,依然保持了“原來的配方、熟悉的味道”,一如既往的“簡單”:還是井之頭五郎不停地“吃吃吃”。
時間更能說明問題,上游新聞·重慶晨報記者專門留意了一下,在引進正版的B站(嗶哩嗶哩)上,第八季的第一集如果去掉片尾,時長只有23分鐘左右,其中表達他工作、身份的內容只有不到4分鐘,第3分48秒之後就全是五郎叔在吃了。
略顯誇張的獨白才是吸粉精髓

五郎叔在劇中一直吃得很專注
時至今日,《孤獨的美食家》全八季在豆瓣上的評分無一低於9分。有趣之處在於,無數粉絲不止一次提到過,這部“吃播”劇讓自己鍾情絕不僅僅只是因為其中的美食。的確,光看美食,已經有無數紀錄片可供選擇。五郎叔吃飯專注且幸福的樣子,以及略顯誇張的日式內心獨白才是《孤獨的美食家》吸粉的利器。

這四樣廣東美食讓五郎叔吃得格外盡興
我們不妨就以剛上新的第八季第一集為例來看看。在吃酸梅鴨時,五郎叔內心發出的驚歎是這樣的:“絕妙的鹹味。這鹹味又勾出了新的食慾,還是好吃,還是美味。”在看到鄰桌的食客點了鹽焗雞後,五郎叔不僅迅速跟進,還對間岔著吃酸梅鴨和鹽焗雞給出了評價,“吃過整雞再吃鴨子,鳥類的雙重大餐,展翅高飛的美味。感覺每吃一口都在緩解疲勞,不愧是藥食同源,中華的深厚力量。”聽完這一段,不少網友都在直呼,“這很有童年回憶《中華小當家》的味道啊!”
等到第一集主角煲仔飯登場,五郎叔給出的一個神奇比喻再次征服眾人。“在砂鍋中的中華肉料理(臘肉香腸)和中華貝料理(瑤柱),不斷重複這灼熱的戰鬥。這個能量又轉移到大米這個大地母親上,孕育出了全新的生命。這個味道刻進了我的胃裡,第一次體驗的中華煲仔飯,非常滿足。”
另一方面,和前七季一樣,五郎叔喝湯時的呲溜聲和被美食征服的讚歎聲,又一次成為了網友無比熟悉、一再津津樂道的細節。
這些中國美食亮過相
老粉絲肯定有印象,這並不是中國美食第一次出現在已經延續了8年的《孤獨的美食家》裡面。藉著本次第八季上新,記者也專門去回顧了一下發現,如果算上剛在第八季第一集裡現身的酸梅鴨、鹽焗雞、鮮蝦雲吞麵和煲仔飯,五郎叔吃過的中國美食已經超過10種。

第二季第六集裡出現的經典川菜
早在2012年播出的第二季第六集“江戶川區京成小巖的激辣四川料理”裡,五郎叔就先後點了多道在川渝地區流行已久的家常名菜:蒜泥白肉、泡菜魚、肉醬土豆泥和五香滷牛肉。

“黑炒飯”、三星蔥炒肉和紅糟排骨也都在劇中出現過
到了2014年,第四季第九集裡,由中國師傅親自傳授技藝的“黑炒飯”和天使龍井蝦又讓五郎叔讚歎不已。2015年第五季,五郎叔第一次走出日本,來到了中國臺灣出差,宜蘭縣羅東的三星蔥炒肉和紅糟排骨,以及臺北市永樂市場的雞肉飯和乾麵都露了臉。
參考資料
- 宜蘭乾麵:在地10家推薦店家排行榜、DIY小訣竅與美食學問深度解析
- 《孤獨的美食家》官方美食地圖
- 台灣傳統麵食文化研究報告
- 日劇中的中華美食考證專題
- 宜蘭在地小吃文化保存計畫